作者:孙丽丽
十年寒窗日,金榜题名时。时光如箭,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临,无数的考生和家长,都准备着应对这意义非凡的考试。高考拼的是心理状态,高考不是结束,而是开启人生新的辉煌。
在古代科举制度和如今的高考有些类似,也可以称之为“古代高考”。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,自隋代至清光绪三十一年,共经历了1300余年。那个时候,科举考试还不是十分完善。直到后来的大唐王朝建立后,科举考试才逐步完善起来。唐太宗、武则天、唐玄宗对科举制度的完善有着重大作用。
科举考试制度自隋唐至两宋,都没有很大的变动,到了明清时期才有所变化。史学家钱穆在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中说:“唐宋两代的考试,由民间先在地方政府呈报,由地方送上中央,这些人就叫进士。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,即府县考、乡试、会试和殿试。
府县考试,录取了叫入学,又叫县学生,人们常说的秀才,是科举功名中最低级的一等。乡试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,参加乡试的秀才,考中后称为举人,第一名称为解元。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,参加会试的是举人,取中后称为贡士,第一名称为会元。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,参加殿试的是贡士,取中后统称为进士。殿试分三甲录取,第一甲录取三名,第一名称状元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。
和如今的高考一样,古代的“高考”完毕后,也需要阅卷,阅卷完毕后,主考官会根据考生文章的质量甄选出考生名次,然后张榜公告。不过也有不少区别,比如说,殿试第一甲的前三名一般是由皇帝来遴选,另外假如主考官喜欢你的文章风格,那你就有福了。
如今高考凭准考证入场,上面有照片、姓名、学校、身份证号等考生信息。古代考生进入考场,需核实身份,也要携带“准考证”。但由于古代科技落后,没有照片,画像也不能保证没有误差,只好用语言描述。比如,姓名:刘某。年龄:二十岁。体貌:中等身材,没有胡须。考号:治字三十一号。这就是准考证,古代叫“浮票”。
古代的高考可以说比现在难上几十倍,所以有“苦读寒窗数十年,只为金榜题名时” 这种说法。
作者简介:
孙丽丽,笔名:孙荔,专栏作家,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,作品散见《小说月刊》《短篇小说》《厦门文学》《牡丹》《广西文学》《中国铁路文艺》《佛山文艺》《浙江作家》《散文百家》等。作品有三十多篇选入中学语文试卷大阅读题,作品多次获奖有的被译成英文。作品有散文集《虞美人》;随笔集《不是风动,是你的心在动》;小说集《青衣阿伶》《小镇姑娘》《鸦片茶》等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