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(深圳)开幕

   2025-09-09 40
核心提示:刚想囤点零食,发现货架上又冒出一大堆看不懂的洋名字,价格还贵得离谱——原来9月初深圳那场SIAL西雅食品展,把全球1100多家厂

刚想囤点零食,发现货架上又冒出一大堆看不懂的洋名字,价格还贵得离谱——原来9月初深圳那场SIAL西雅食品展,把全球1100多家厂牌一次性倒进华南。


三天里,6万专业买家把会展中心挤成早高峰地铁,连巴西领事都在现场排队试喝气泡酒。


我蹲在角落啃完一包减糖芒果干后,脑子里只剩一个问号:以后到底什么才算“中国味”?

现场最扎眼的是健康零食区。

深圳重霖直接把水果冻成薄片,包装像面膜;青岛骊龙把葡萄酒做成苏打水,喝起来像汽水却标着零酒精。

旁边山东宇程更离谱,蜡笔小新的大脸印在辣条袋上,旁边围着一群00后拍照打卡。
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零食早就不是解馋工具,而是社交货币——好不好吃其次,能不能发朋友圈才关键。


老外也没闲着。

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被切成拇指大的方块,用氮气锁鲜,打开袋子像放烟雾弹;格鲁吉亚的陶罐葡萄酒现场开桶,酒香顺着空调口往人堆里钻。

最魔幻的是日本展区,他们把寿司做成手指饼干,蘸酱油粉吃,旁边大叔边吃边摇头:“这不就是煎饼果子味?

”全场笑翻。

真正让我起鸡皮疙瘩的是创新大赛公布结果那天。25个获奖产品里,有18个是中国品牌。


济南百世泉的地瓜烧拿了银奖,老板是个90后姑娘,她说配方是爷爷传下来的,但包装找了伦敦团队设计。

上海九月斋的古方养生丸更狠,直接把《本草纲目》里的方子做成软糖,评委老头一边嚼一边掉眼泪:“我小时候我妈就煮这个。

”传统和洋气在深圳握手,居然一点都不尴尬。

逛到二楼,发现一块“大买家洽谈间”牌子,门口保安比展柜还严。

隔着玻璃看见几个穿西装的家伙对着平板砍价,据说一单就是几十万箱。


旁边小屏幕滚动着实时数据:越南巴沙鱼、俄罗斯帝王蟹、厄瓜多尔虾,价格比我在超市看到的便宜一半。

原来我们日常吃的进口海鲜,就是在这里被“团购”走的。

临走前路过绿色展区,一个德国展商在演示可降解玉米淀粉包装,扔进热水里三分钟就化成糊糊。

他操着生硬的中文说:“以后你们的外卖盒,可能就是我家的玉米地。

”旁边中国小哥补刀:“那得先让美团肯用。


”全场又是一阵爆笑。

三天展会,我最大的感受是:食品江湖早就不是“中国菜打天下”的老黄历了。

现在的玩法是,中国供应链+全球脑洞+Z世代审美,在深圳这个中转站打包上市。

传统味道想活下去,得先学会自拍。

所以别再问中国味会不会被洋货冲垮——当爷爷的老配方穿上伦敦设计的外衣,在会展中心被00后抢着买单,答案已经写在包装袋上了:谁抓住年轻人的手机,谁就抓住了未来餐桌。
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  • fouway
    加关注0
  • 没有留下签名~~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1201186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