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老爸的江湖经:三十年食品批发的十条“硬道理”

   2025-08-27 160
核心提示:我发小阿强的老爸,在县城干了整整三十年的食品批发,从小摊贩做到一方批头,经历过的风浪比我吃过的盐还多。有次我去仓库帮忙,

我发小阿强的老爸,在县城干了整整三十年的食品批发,从小摊贩做到一方批头,经历过的风浪比我吃过的盐还多。有次我去仓库帮忙,他搬着成箱的货,跟我掰扯起他压箱底的“生意经”,句句都是真金白银摔打出来的:

1. 第一招,看人下菜碟,眼睛毒不如人心细。 他说:“甭管是超市老板还是小卖部张婶,进门先别急着吹货。看!他们眼睛瞟哪?是瞧新货还是盯着老牌子?手上摸包装袋是看日期还是掂分量?这行当,会‘看’比会说顶用十倍。当年我年轻气盛,见人就推销贵的,结果差点丢了老主顾,现在懂了,懂需求才叫会做生意。”

2. 第二招,货是流水线,仓库就是自家脸面。 “仓库乱得像猪圈,谁敢信你货品好?” 他指着码放整齐、隔墙分明的货架,“冻品归冷库,干货怕潮得上架,保质期短的放外头!特别是临期品,眼睛得比鹰还尖,处理得快、门路要清。早年间没盯紧,一箱火腿肠差点砸手里,那是真金白银的教训!”

3. 第三招,结款如救火,钱不到账心发慌。 “信用二字值千金?那也得是能折现的信用!” 他压低声音,“熟客能适当‘白条’(赊账),但账期绝不能糊涂。月底对账,雷打不动。当年有‘老熟人’拖账拖垮了我半条资金链,从那以后,亲兄弟也得明算账,该催就催,手段要软,腰杆要硬。”

4. 第四招,货源紧是金山,压货多是大山。 “什么时节卖什么货,心里得有本日历。”他掰着手指,“端午前的粽子叶、中秋前的月饼模子、过年的烟酒糖茶…抢的就是这个‘鲜’劲儿!但进了货卖不动,那就是沉甸甸的包袱。像那年跟风进了堆高价进口零食,砸锅卖铁才清掉,赔得肉疼!看准了再下手,‘快进快出’才是硬道理。”

5. 第五招,勤快能补拙,腿脚慢不如电话勤。 “坐等客上门?早饿死了!” 他拍了拍兜里的老式手机(现在也换智能机了),“老主顾隔三差五得问问缺不缺货?新客户得多跑几趟亮亮相。行情涨了跌了,第一时间电话通报一声。人情做到位,生意自然来。当初我踩着三轮一家家跑出来的关系,比啥广告都管用。”

6. 第六招,莫贪小便宜,“白来的馅饼”埋着雷。 “天上能掉馅饼?掉下来也是冰雹!” 他正色道,“来路不明的便宜货、过大的返点诱惑…十个里有九个坑。特别是吃进肚子的东西,质量马虎不得!有次贪便宜接了一批‘处理价’饮料,结果日期模糊,差点惹上官司。稳稳当当赚明白钱,比啥都强。”

7. 第七招,同行非全是冤家,互帮互助抗风浪。 “都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?遇着事儿就傻眼!” 他说得有深意,“大雪封路调不到货、某个厂家突然断供…这时候,靠的就是平日里处下的几个‘对头’(同行)。信息互通,临时调个货、匀个车皮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当然,竞争归竞争,该使的劲一点不能少。”

8. 第八招,政策风声是“指南针”,不懂迟早触暗礁。 “工商税务、卫生标准、食品标签法…这些东西看着枯燥,就是生意命脉!” 他指着墙上的各种执照、通知,“以前不懂‘QS’(现在叫SC)是啥,被罚惨了。新规定出台、地方检查风声,耳朵必须竖起来,该整改的连夜整!不懂法规,再大的摊子也能一夜垮台。”

9. 第九招,老品牌是“定海针”,新爆款是“翻云手”。 “没点压箱底的牌子货撑门面,别人觉得你没实力。” 他指着仓库深处的几排老牌罐头、酒水,“但光靠老牌子,年轻人不买账!”他话锋一转,“还得盯紧市场,什么网红零食、新奇饮料,小批量试水跟得快。老的要稳,新的要‘妖’(新奇)!跟上趟儿,才有活水来。”

10. 第十招,生意场也是人情场,“诚信”二字压万金。 他最后拍拍我的肩,语气重得像沉甸甸的整箱货:“仓库冷库冻库,不如把‘诚信’冻在心头!货真价实、说一不二、欠了人钱砸锅卖铁也得还!三十年了,为啥我这儿老客户不断?就是口碑攒下了!做这行,‘路’走通了,钱才能长流。昧良心的事千万不能碰,一次失信,半辈子招牌都砸喽!”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RSS订阅  |  鄂ICP备12011863号